文章摘要:
      
        艾灸可疏通经络、宽胸止痛,减缓症状的发作。心脏供血属中医胸痹范畴。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其发作时的表现症状是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颌、手臂、后背及胃部,眩晕、气促、出汗、寒战、恶心及昏厥。严重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药物、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冠状动脉-主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脉搭桥术”)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冠心病不仅发病率很高,这种疾病的发生死亡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对冠心病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冠心病给我们的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危害。  
	
 
	艾灸可疏通经络、宽胸止痛,减缓症状的发作。属中医胸痹范畴。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症状  
	胸痹(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胸中气塞,短气”,“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而隐性冠心病痹阻轻者,常无自觉症状,仅有心电图心肌缺血性表现。又因致因不同,故兼症亦异。  
	心脏供血不足艾灸哪里
	艾灸取穴  
	1、膻中穴  
	
 
	【标准定位】  
	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疾病】  
	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  
	2、心俞穴  
	【标准定位】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桡动脉降支。  
	【主治疾病】  
	惊悸,健忘,心烦,癫痫,癫狂,失眠,咳嗽,吐血,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等。  
	3、神阙穴  
	【标准定位】  
	
 
	在脐中部,脐中央。  
	【主治疾病】  
	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生活中人们对冠心病的错误认识:  
	1、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冠心病  
	数据表明,冠状动脉的硬化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而当前青少年高血压的多发更加剧了这一过程。因此,有着冠心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青中年人,更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中年后保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2、没危险因素就不会得冠心病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缺乏合理运动等,有着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对于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同样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另外,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也很重要,以便能及早发现心脏的问题。  
	3、安装支架就等于治愈了  
	心脏安装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也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也都接受了心脏安装支架,但是他们人认为支架安装后就可万事大吉。其实,安装支架并不等于以后不会再次复发,安装支架后还需经过术后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预防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4、年轻人、女性和瘦人不易得冠心病  
	一般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与心血管病无关。研究发现: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临床上20岁左右的年轻冠心病患者已经屡见不鲜。  
	研究还发现:女性在绝经期前,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低于男性,在绝经期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甚至赶上或超过男性,并且预后不如男性患者。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就已达到8%。所以,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40岁以后更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生活中应注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5、平时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特别是办公室一族,经常使用电脑,没时间锻炼,或者长期坐在麻将桌上,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跑到健身房狂炼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这类人由于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求医,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  
	(2)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  
	(3)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清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4)长期发作性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5)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推荐阅读
       
        
          
	     大多数人认为下雨时,温度低,空气潮湿。艾灸时,毛孔张开,水分湿气特别容易侵入身体,致使艾灸无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           
	    
	      
	    
 
        
          
	     身体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灸的时间长一些,一天灸一次到两次左右,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的身体能吃得消!艾灸的时候心态要放好一些,毕竟艾灸是一个慢性调理过程。...           
	    
	      
	        
	          
	            阅读全文>>  
                    2019-11-25 22:17:33
                
              
            
          
	    
 
        
          
	     艾灸有助于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利用艾灸还可以进行养生保健,尤其是促进人体的免疫能力,平时我们需要注意艾灸的学问,这样有助于身体健康。...           
	    
	      
	        
	          
	            阅读全文>>  
                    2019-11-25 22:02:58
                
              
            
          
	    
 
        
          
	     艾灸前足部浸泡是最好的。足部浸泡后会打开毛孔,这更有利于艾灸效果的吸收。...           
	    
	      
	        
	          
	            阅读全文>>  
                    2019-11-25 21:36:38
                
              
            
          
	    
 
        
          
	     一般来说,对于体寒造成的痛经可以使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如果是炎症导致的痛经,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疗,这样才能治标治本。...           
	    
	      
	        
	          
	            阅读全文>>  
                    2019-11-19 23: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