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yíng)、输、经、合。《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什么是五腧穴?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  
 
	即井、荥(yíng)、输、经、合。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各经的五腧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更多
穴位查询
	
 
	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  
	井:  
	指地下泉水初出,微小而浅。  
	杨玄操《难经》注:"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处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义也。"  
	用以形容四肢各经的末端穴。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  
	荥:  
	指小水成流。“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说文解字》:"荥,绝小水也。"  
	杨上善《明堂》注:"水溢为荥,谓十二经脉从指出已,流溢此处,故名为荥。"  
	用以形容位于井穴之后的第二穴。  
	“荥”(yín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  
	输:  
	指水流渐大可输送、灌注。“输”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说文解字》:"输,委输也。"杨上善《太素》注:"输,送致聚也。  
	《难经·八十一难》曰:五藏输者,三焦行气之所留止。  
	故肺气与三焦之气送致聚于此处,故名为输也。"  
	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后的第三穴。  
	“输”(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  
	经:  
	指水流行经较直、较长。“经”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尔雅·释水》:"直波曰经。"  
	杨上善《太素》注:"经,常也。水大流注,不绝为常。  
	血气流注此,徐行不绝,为之常也。"  
	用以形容位于腧穴之后的第四穴。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  
	合:  
	指水流汇合入深。“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杨上善《太素》注:"如水出井以至海为合,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藏之气,故名为合。"  
	用以形容位于经穴之后肘膝关节附近的第五穴。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  
	阳经五腧穴列表:  
	
 
	五腧穴主治病症特点  
	五腧穴各有所主病症。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隔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难经·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二者立论有相通处。  
	井穴:  
	多用于昏迷、厥证。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之气相交之所,  
	有疏通气血、开窍醒神、泄热清神作用。  
	荥穴:  
	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  
	输穴:  
	位于腕踝关节附近,阳经输穴主治各经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  
	阴经输穴即各经原穴,主治及反应所属脏器病症。  
	经穴:  
	主要用于循经远道作为配穴,用于寒热、喘咳等。  
	合穴:  
	阴经合穴用于胸部及腹部病症;足阳经合穴主要用于腑病;  
	手阳经合穴多用于外经病症。  
	五腧穴的穴位列表
	
 
         
      
	
	
      
	
 
      
	
  
      
	  	
推荐阅读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yíng)、输、经、合。《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腧穴的分布,是从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每条经脉有五穴,十二经共有60穴。  ...           
	    
	      
	        
	          
	            阅读全文>>  
                    2023-06-28 23:06:19
                
              
            
          
	    
 
        
          
	     膝关节痛艾灸,用艾条温和灸患侧犊鼻穴10〜15分钟。每天1次,症状改善后隔天1次。配内膝眼艾灸效果更好。...           
	    
	      
	        
	          
	            阅读全文>>  
                    2021-11-21 23:25:27
                
              
            
          
	    
 
        
          
	     中脘与小肠、三焦、胃、肺、肝、任脉等六经均有关系。它可以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的功效。...           
	    
	      
	        
	          
	            阅读全文>>  
                    2021-09-24 16:54:43
                
              
            
          
	    
 
        
          
	     女福穴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处,肌肉微凸,极易辩认,女福穴止痛效果强,十分钟内解除产妇宫缩痛,极其效验,可治妇女痛经病,宫缩痛,接扎手术后遗症。...           
	    
	      
	        
	          
	            阅读全文>>  
                    2021-09-19 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