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经常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伴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噪杂痞满等。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系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引起的胃脘疼痛,均属于中医的胃痛范畴。  
血行瘀阻,瘀血内结,不通则痛,久痛伤胃络等因致气机不畅从而胃脘疼痛。气机运化失常,“不通则痛”是发病的核心。
胃痛穴位   
1、过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积于中,阳气被遏;  
2、饮食不节,中焦失运,内蕴湿热,气机阻滞;  
3、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日久。   
艾灸治疗胃痛   
艾灸疗法主要是通过艾条或艾炷直接作用于穴位,或隔着姜蒜间接点燃,通过产生的温热感来发挥湿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治病的目的,那么胃痛艾灸哪里最好呢?    
中医用艾灸调理胃痛怎样选择穴位
中脘:脐上4寸,腹中线上与胸骨体下缘于脐中连线中点处图片  
梁门:脐上4寸中脘旁开2寸左右各一个。  
神阙:在脐中部,脐中央。图片  
内关:前臂掌侧,在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片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公孙:位于足内侧缘,在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